欢迎访问 三农时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三农专题 > 正文

江西为乡村产业振兴装上“科技芯”

时间:2024-10-29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最近一段时间,泰和县马市镇汪陂村村民肖军忙得不可开交。“我养的乌鸡订货量大,每天都忙着送货。”肖军告诉记者,村里的乌鸡采用林下养殖法后,品质提高了,一只最高可以卖300元,今年他多养殖了200羽,养殖规模达到400羽。

  肖军口中所说的林下养殖法,是泰和千烟洲院士工作站的主要研究方向。

  2017年,泰和千烟洲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院士工作站成立后,一大批从事生态农业、农林复合经营、林下经济开发等方面的国内一流专家纷纷来到泰和,以科技赋能乌鸡产业发展。

  近年来,泰和县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与浙江大学共同成立泰和乌鸡产业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农科院、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泰和乌鸡品种、饲料、养殖、产品加工、药用价值利用等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在科技助力下,泰和乌鸡已开发出多个新产品,建立14项企业标准,获得84项发明专利。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我省以实施“赣种强芯”种业提升工程为抓手,每年投入资金1.7亿元左右,持续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目前,我省现有农作物种子企业165家、种畜禽企业285家、水产种业企业119家,其中国家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子企业8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3家。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我省通过强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整合全省各级各类农业科研力量和资源,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发、示范推广联动,形成跨区域、跨单位、跨专业、跨学科的农科教结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一体化贯通。近五年,我省累计筛选推广新品种249个,集成示范与推广高效技术336项,建立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基地411个;农业技术领域成交技术合同1380个,成交额达60.75亿元。


原文链接:http://nync.jiangxi.gov.cn/art/2024/10/28/art_27774_50451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时讯网 sn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