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亭乡:念好“山字经” 做活“药文章”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7-10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平乐县桥亭乡立足“地多田少”的丘陵地貌和莲花山原始森林生态优势,顺应市场需求,将发展中草药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规划、技术赋能、链条延伸和模式创新,成功实现从传统农耕向特色“药材之乡”的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产业发展新路。
一、立足资源禀赋,科学布局产业新赛道
桥亭乡充分发挥丘陵山地和森林生态屏障的独特优势,精准研判中草药市场前景,果断调整产业结构。针对传统柿子、柑橘种植效益瓶颈,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将目光转向山地资源,将中草药确立为主导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推广深耕深翻、地膜覆盖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应用水肥一体化与绿色防控体系,显著提升了药材的产量与品质,为产业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乡中草药种植面积已突破4000亩,昔日被视为发展制约的“山多地少”,如今成为孕育“绿色黄金”的沃土。
二、聚焦三链融合,构建特色种植新矩阵
桥亭乡构建“大品种引领、小品种补充、林下经济增效”的立体化种植格局,推动三链融合。做强主导链,实施“大品种领航”战略,以上堡村、六冲村为核心区域,打造甜茶规模化产区,如今1200余亩甜茶叶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以仁德村、人和村为中心,大力发展五指毛桃种植,千亩种植带已初具规模;在仁德村、桥亭村,深耕千亩林下骨碎补附石种植,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和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品种。通过这样的布局,形成“一村一品”差异化布局。做优补充链,发展钩藤、牛大力、金银花、茯苓等20余种“短平快”小品种中草药,通过科学轮作与大品种互补,丰富市场供给,增强抗风险能力,为农户提供稳定收益。做精生态链,创新开发柿子叶综合利用项目,在疏枝期组织农户收集销售柿子叶,每年为农户增收超百万元,实现生态增值。
三、创新联结机制,共享产业发展新成果
桥亭乡积极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发展红利惠及广大农户。大力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质量标准、品牌销售等服务,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示范引领,广泛吸纳农户参与种植或务工。目前,全乡中草药产业已带动超1000余名农户参与,有效盘活了山地资源,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据测算,种植中草药的亩均收益较传统作物显著提升,普遍达到3倍以上,每亩收入增加约3000-5000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最新信息
- 2025-07-10政府为完成任务指标违法强拆...
- 2025-07-10 农业农村部与海南省委省政...
- 2025-07-10农业农村部召开座谈会强调 ...
- 2025-07-10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
- 2025-07-10新方法可实现链霉菌药物高效...
- 2025-07-10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酸...
- 2025-07-10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
- 2025-07-10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重塑棉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