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时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时政资讯 > 正文

看书院黄华村人居环境的“净美”之变 修路、治河、砌园,提颜值惠村民

时间:2021-03-08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记者 王平

    “自从2号路拓宽后,女儿女婿开车过来方便好多,不用老担心对面车辆过来没地方让车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在为百姓做事啊!”家住浦东新区书院镇黄华村的储水红阿姨见到有人来采访了解村里的变化,主动上前攀谈起来,她看着家门口宽敞的道路,对村委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黄华村2号路是村民出行的必经道路,早前,部分路面出现开裂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急需全面改建和拓宽。倾听到群众的呼声,村委班子在去年底的寒冬时节严格按照示范村规划,实行全部水泥浇灌并拓宽至两车道,同时在靠河路边贴心设置了防护栏,并安装了路灯,确保村民通行安全。工程于去年10月动工,2021年1月正式通行,目前路边的相关配套设施装饰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以往这条路只能通一辆车,如今车辆交会畅通无阻,子女回来方便多了。”村民瞿六观也在一旁赞同地附和着储阿姨的说法,春节期间,他的女儿女婿走这条路来回多次看望和陪伴他,让他心情格外好。

    路虽拓宽了,但村里的河道岸边仍是很多人的“心病”。11组村民周伯良老伯对家门口的35号河道变迁颇有感触,他一路见证了河道治理如何让“杂草河”变身“景观河”。他告诉记者:“这条河原本村民们都在岸坡两侧搭建鸭棚或者河道用网圈围成的鸭棚,造成水污染的严重危害。一到夏天,还常常散发出异味。”

    为了配合这条河道的治理,老党员施引良率先主动拆除了自家的鸭棚,并说服其他沿岸村民齐心协力攻克了这个常年困扰村民的“老大难”问题。经过动员后的村民们,有的穿着皮裤下水拆网;有的撑着小船清理;有的帮忙传递工具。

    经过整治后,河道的面貌发生了蜕变,往常的鸡鸭棚如今早已果树满地,昔日的“脏乱差”变身为现在的“净清美”,抬眼望去,河两岸绿毡铺地,走上栈道,凭栏远眺,河中喷泉错落有致,清澈见底,还和周边口袋公园连贯起来,成了村民早晚散步休闲的好去处,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村美的景象。

    去年,黄华村党总支携手临港恒益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老芦公路2号路交界片区的这片空地建设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主题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美化农村人居环境”。

    口袋公园占地面积一亩多,设有健身跑道、小广场和宣传栏,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上佳选择。附近居民称赞道,口袋公园边上道路两旁绿植乔灌相间,特别是4、5月份,公园边上的花架上花团锦簇,映入眼帘的一刹那,就像给眼睛做了一次“有氧运动”。

    如今的黄华村,河畅、水清、路宽,全面展开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仅给村民带来不少新气象、新面貌,更不断提升着村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mtbd/20210305/ac25d4263f414a768bf64c4bbc32be59.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时讯网 sn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