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时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惠农资讯 > 正文

河北黄骅600年传统冬枣助农户致富

时间:2021-03-08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国庆假期,正是河北省黄骅市冬枣采摘季,在该市滕庄子镇孔店村街道两旁,摆满了一筐筐的新鲜冬枣,采购商和枣农摩肩接踵。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来自外地的大货车,村里的加油站业务繁忙,诸多快递公司都在这里开设了店铺。

    孔店村73岁的村民孔德明1989年开始种植枣树,他腰里系着一个布袋,一边采摘冬枣,一边给记者介绍他的冬枣种植历史:“我是村里第一批种枣树的,那时候种的是金丝小枣,枣树和粮食作物间作,金丝小枣产量低,晾晒也比较费劲,种了几年之后就逐渐嫁接成冬枣了。”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枣树,种植第三年开始见效益,之后产量很稳定,现在一亩地能收入上万元。”孔德明说,他家本来有17亩枣树,因为去年身患腰椎间盘突出,他今年将9亩枣树以每亩900元的价格出租给了邻居,目前自己种了8亩。

    据了解,孔店村约1.7万亩土地几乎全种上了枣树。黄骅市骏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崔金中介绍,公司在村里有700亩枣树,摘枣工每天上班8小时,工资100元;如果上班9小时,工资就是120元。

    崔金中说,节前公司收到来自迪拜的30吨冬枣订单,已经发货10吨,剩下的20吨将在国庆节后陆续发货。

    冬枣因成熟较晚,采摘于秋末冬初而得名。黄骅冬枣起源于距离孔店村约30公里的齐家务镇聚馆村。这个村一块方圆千亩的土地上,至今保存着一处原始冬枣林,林内百年以上古树上千棵,其中600年以上的古树达198棵。

    据黄骅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浩升介绍,黄骅市冬枣种植面积达10万亩,均为古冬枣树嫁接繁衍而来,目前已遍及9个农业乡镇,涉及7万农户,年产值近12亿元。

  


原文链接:http://nync.hebei.gov.cn/article/cyfp/202010/20201000017984.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时讯网 sn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