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时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农村市场 > 正文

以田长制助力“田长治”

时间:2021-03-08 作者:佚名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黑土地一直“负重”前行,真的是很疲惫了。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成立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全省黑土耕地保护工作。去年8月以来,研究部署“田长制”,探索落实黑土地保护管理责任到人头、到部门、到地块,激励调动地方党委政府、基层广大农户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加强黑土耕地保护,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探索推行田长制。参照河湖长制的做法,按照行政区划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黑土耕地保护管理责任体系,通过设置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等7级田长,落实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河湖长制实行以来,通过地方管理者对河流湖泊治理负总责,统筹水里岸上、上游下游、左岸右岸环境治理,整合环保、水利、工业建设等部门力量,形成了治水合力,解决了很多历史遗留的疑难问题。几年下来,水域岸线干净整洁了,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了。

  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也同河湖治理一样,有很多顽症需要根治,也同河湖治理一样,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综合施策。探索实行田长制,就是通过有人牵头抓总、贯通协同,来促进攥指成拳、一体落实,确保黑土地保护工作有实有效。

  在海伦,记者见到“迷你版”田长制的积极探索。他们将耕地保护指标落实到乡、村、农户。把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村民委员会主任、各村民小组长列为目标考核第一责任人,明确了责任与义务,形成了市、乡、村、组的四级管护,做到了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虽没有“田长”之名,但却履行“田长”之责,实现了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最佳效果。

  我们期待,在各级田长的共同努力下,黑土地最终实现“田长治”——得到长久长效的治理,再次绽放“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风采。记者 周静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sc/zzy/202103/t20210304_813998.htm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时讯网 sn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