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子累计达到4389个
时间:2021-03-16 作者:佚名 来源:本网
近年来,河北邯郸市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大力实施“消零消薄”工程,因村制宜、创新实践,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托管服务”“+土地流转”“+盘活资产”等10种模式,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三农调研员 从邯郸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0年,该市新增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1366个,累计达到4389个,占全市总村数的81.49%,超出年度任务目标11.49个百分点。其中,5万元至10万元村达3202个,10万元至30万元村达780个,30万元至100万元村达306个,100万元以上村101个。
“+托管服务”模式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通过全产业链托管、菜单式多环节托管、专业化托管等多种托管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销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生产性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土地流转”模式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将农户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务费用。
“+盘活资产”模式是指对农村集体废弃厂房、闲置房屋、闲置养殖场(舍)、闲置中小学校等资产资源,采取整治、改造、建设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经营人才参与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租赁经营,发展物业经济,使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土地入股”模式指农户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权入股,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整合后,自主经营或分包给其他市场主体,实现农户和集体双赢。
“+特色产业”模式指在产业发展比较集中的地区,充分利用产业特点,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优势,使周边村集体搭上产业发展顺风车,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龙头企业”模式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本地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生产基地,并组织农民到企业或合作社从事季节性务工。
+微工厂”模式是利用上级扶持资金,结合本地优势,寻找市场空间,创建小微企业,解决村民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科研院校”模式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有关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科研院校提供新技术新品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生产,双方联合建设教学生产试验基地,实现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共享。
+旅游”模式是指鼓励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优势的村组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创意农业等产业
最新信息
- 2021-03-16“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
- 2021-03-16我科学家破解害虫防御和解毒...
- 2021-03-16韩俊会见文莱初级资源与旅游...
- 2021-03-16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
- 2021-03-16韩俊在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
- 2021-03-16江苏省河蟹遗传材料保存与创...
- 2021-03-16南通市通州区开展铁牛卫士执...
- 2021-03-16沛县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