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时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农资快讯 > 正文

我区去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1700万吨

时间:2021-04-16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 在全国率先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试行试点,创建形成了“奖补罚”三位一体的综合补偿机制

  █ 综合利用率超85%。已基本形成以肥料化利用为主、饲料化和燃料化利用为辅的“一主两辅”格局,形成了一批技术领先、基地带动、规模发展、多产业融合的秸秆循环农业典型

  广西日报玉林讯 (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苏莹莹)记者从日前在玉林市召开的全区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去年,广西持续狠抓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明显,全区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秸秆总利用量约1700万吨,综合利用率超过85%。

  广西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先后制定印发了《2020年度广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广西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暂行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为该项工作开展提供具体指导和政策支持;争取国家资金6307万元、自治区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00万元,重点在宜州、福绵等22个县(市、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指导项目县创新集成了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十大模式和收储运等六大类集成技术体系。

  与此同时,广西还在全国率先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试行试点,创建形成了“奖补罚”三位一体的综合补偿机制,得到农业农村部科教司、生态总站的表扬肯定,《宾阳县“双挂钩”机制抓出秸秆实效》被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编入2020年第17期农业农村科教动态。广西四野牧业公司建立的区域“种植(回收)+加工+销售+配送”秸秆利用模式和收储运产业体系作为全国6家代表性生态农场之一,在全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研讨会上作经验汇报。

  据自治区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站长莫宗标介绍,目前广西已基本形成以肥料化利用为主、饲料化和燃料化利用为辅的“一主两辅”格局,至今集成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模式技术13项,引进和扶持48家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主体,培育了1200多个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了一批技术领先、基地带动、规模发展、多产业融合的秸秆循环农业典型。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8316925.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时讯网 sn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