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时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三农专题 > 正文

广西2021年11月淡水鱼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时间:2021-11-10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预测广西11月的气温在10~25℃之间,养殖水体水温在8~23℃之间,水温下降,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摄食量开始下降,病害发生率减少;但由于早晚温差大,水体昼夜温差较大,由此带来养殖水温日温差增大和养殖水体水质变化频繁,养殖动物应激源增加,各种病害的危害依然不容忽视。本月养殖水温逐渐下降且稳定在25℃以下,水霉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等将呈流行危害趋势,昼夜温差大等多变天气引起的反底、倒藻等导致的缺氧和中毒等问题也会发生。11月尚有成鱼滞留,捕捞上市应谨慎操作,避免机械损伤引发病害。

  一、病情预测

  (一)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草、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具有病程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可通过病鱼、粪便、生产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但该病总体相较于7-10月份发病率将呈下降趋势。

  (二)水霉病:10~15℃时适合水霉菌的滋生,流行水温13~18℃;生产过程因养殖密度过高、转塘、分池等操作,造成鱼体受伤,极易发生水霉病。

  (三)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繁殖适温为15~25℃,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和观赏鱼,在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

  (四)车轮虫病: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适宜水温20~28℃;养殖水体有机质高、水质较差时易多发,连续阴雨天也容易暴发此病。

  (五)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性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罗非鱼等鳃上,适宜水温为20-32℃,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是养殖鱼类苗种阶段的常见疾病之一。

  (六)烂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病,传播快,病程长,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该病在水温15~30℃易发生和流行,主要危害品种有草鱼、青鱼、白鲢等,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发生。

  二、防治措施

  (一)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定期调节水质,防止水体过肥。发现病情,立刻减料,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同时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国标抗菌药和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每天2次,连喂5~7天。

  (二)水霉病:每年干塘,清除池塘过厚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清塘消毒;在进行捕捞、转塘等操作时避免鱼体受伤;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用2%~3%食盐水消毒;亲鱼人工繁殖受伤后,在伤口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患病时用复方甲霜灵粉全池泼洒。

  (三)小瓜虫病:目前该病没有可用的药物防治。发生过小瓜虫病的鱼池要更加注意防护,清除过多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清塘消毒;水泥池壁要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浸泡消毒,并且在烈日下曝晒1周。发病时用盐度为20~30的盐水浸泡,或用浓度为0.7mg/L的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溶液全池泼洒,也可用干辣椒和生姜煮水全池泼洒。

  (四)车轮虫病:目前该病没有可用的药物防治,防止水质过肥,避免鱼体受伤是预防该寄生虫病的有效措施。发病时,用浓度为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液体合剂(5:2)溶解,全池泼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注意使用养殖对象,一些鱼类对硫酸铜较为敏感,避免造成死鱼。

  (五)指环虫病:该病发病时,目前允许使用的只有甲苯咪唑溶液和复方甲苯咪唑粉,由于长期使用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在使用时注意使用剂量。

  (六)烂鳃病:发病时,采用的手段也是外用消毒剂+内服抗生素,有条件的地方分离病原进行药敏实验,筛选敏感抗生素有针对性的治疗。

  (七)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培养“肥、爽、嫩、活”的水体,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采取科学规范养殖措施,进行水产品健康生态养殖,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力,优选抗病力强品种,降低发病率,减少渔药使用。

  3.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注意暴雨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及时加固养殖设施,谨防池塘水体缺氧,关注养殖水生动物应激性反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三)应急管理措施

  1.发现鱼有发病迹象,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

  2.采取增氧措施,保持水体中氧气含量在6mg/L以上。

  3.工具专池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4.鱼发病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消毒剂、抗菌剂和杀虫剂,尽量减少转塘等应激活动。

  5.防止病害传播。养殖生产工具定期消毒和曝晒,养殖尾水需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6.减少投喂量和投喂次数。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zhyyjgl/t107157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时讯网 sn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