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时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三农法治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一村一策”精准帮扶 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见成效

时间:2021-12-11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积极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烦心事,推动基层工作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将学习成果转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按照“一手抓消除薄弱,一手抓巩固提升”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工作。

  

  怀柔区九渡河镇局里村是个环境优美、山水相依的村落,但多年来村庄经济发展缺乏抓手和方向,集体经济薄弱。在市农业农村局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联合帮扶下,局里村将闲置多年的一块堆放杂物的场地清理后,打造出占地500平方米的“素心砖舍”民宿,如今这里红墙灰瓦、地砖绿篱、清新素雅。目前民宿委托专业公司经营,每年给村集体26万分红,每5年递增10%。

  

  面对村庄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刘占来表示:“经过对口帮扶,局里村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村里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生机。下一步,村里打算将一处占地3.1亩、建筑面积400平米的闲置秸秆气站改造为高档民宿,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确定帮扶对象名单 纳入调度实绩考核

  通过分类核准情况,精准识别,全市共确定590个需纳入扶持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2021年消除目标为200个。今年6月8日召开全市工作动员部署会,全面启动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相关区、乡镇负责同志对薄弱村经济发展的认识,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同时,加强考核监督,把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工作情况纳入涉农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分级明确目标任务  开展精准结对帮扶

  印发了《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工作实施意见》(京农组办发〔2021〕4号),明确全市力争五年基本消除年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指导9个有薄弱村增收任务的涉农区制定区级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力争“三年脱薄,两年巩固”。

  为了全面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精准结对帮扶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联络国企、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党政机关等各界力量参与其中。

  联合市国资委组织市属国企与127个薄弱村签订帮扶协议,发挥国企资金、人才、市场优势,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增收等方式,助力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

  联合市教委组织22所市属高校对接帮扶34个薄弱村,为村级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联合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结合科技、人才优势,逐村明确帮扶方向和具体内容,为对接的95个薄弱村理清产业发展思路。

  联合市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药种植发展座谈会,搭建重点乡镇与中药企业、行业协会沟通平台,助力种植技术提升、药材销路拓展、药旅融合发展。

  目前,全市59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已全部建立了对接帮扶机制,实现了每个薄弱村至少对接一个帮扶单位。同时,结合“进村入户走基层”三年专项行动,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又选派了77名年轻干部到集体经济薄弱村驻点,做好政策指导、资源集合、技术服务等工作。

  

  制定“一村一策”发展方案  创新资金扶持方式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深入基层一线,多次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掌握薄弱村基本情况,分析集体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土地流转、产业规划、项目管理等工作,加强实地指导和协调。

  在充分发挥集体经济薄弱村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指导研究制定“一村一策”的发展方案,明确发展路径和经营机制,确定产业发展项目,细化资金预算,建立收益分配机制。目前,全市59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一村一策”发展方案已全部制定。

  加大中央、市级资金扶持力度,资金使用原则上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具体资金用途不做强制性限定,资金使用更灵活高效。同时,选取创新试点村,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计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进一步扶持壮大集体经济。

  

  通过多种方式帮扶,因地制宜发展可持续增收的集体产业,让许多薄弱村的集体经济有了质的提升。

  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盘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等红色资源,修建“红色大食堂”和“红色记忆”书屋,发展文旅产业,并与北京灵溪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发展精品民宿,按照村企1:4的比例进行收益分红。

  延庆区大庄科乡沙门村延伸产业链条,在北京农学院谷继成教授的带领下,进行种苗繁育、香草种植、精油萃取、香皂制作,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把小香草做成了大产业。

  平谷区熊儿寨乡南岔村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支持帮助下,2021年开始种植食用菌,产量4000余斤,集体收入5万元。

  ……

  截至10月底,全市已有215个薄弱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zdt/1115989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时讯网 sn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