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三农时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廉政时讯 > 正文

2021年全区马铃薯苗情通报

时间:2021-06-22 作者:佚名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4月份中南部山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5月份气温持平略偏高、降水偏少,除盐池及同心县局部轻度干旱外,中南部山区大部地区土壤墒情湿润,整体气象条件有利于马铃薯苗期生长发育。目前,马铃薯处于出苗期至分枝期,基本苗较足,整体长势正常。

  一、当前苗情

  1、播种期、出苗期推迟

  4月份中部干旱带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2~1.1℃,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4.4~38.5mm;南部山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2~1.4℃,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4.6~41.1mm。受低温和多次降雨天气影响,马铃薯播种期、出苗期推迟。西吉县马铃薯大面积播种期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较去年推迟5天左右,出苗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初,比去年推迟4天左右;泾源县播期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初,较去年推迟7-10天,出苗集中在6月上旬,比去年推迟5天左右;海原县播期集中在5月中旬至5月下旬,较去年推迟10天左右,出苗集中在 6月上旬至6月中旬,比去年推迟10天。

  2、基本苗较足

  据定点监测县(区)调查,西吉县马铃薯平均亩基本苗为1821.4株,较去年亩减少160株左右;原州区马铃薯亩基本苗为3788.4株,较去年亩减少337.3株左右;泾源县马铃薯亩基本苗为4600株,较去年亩增加100株左右;海原县马铃薯亩基本苗为2660株,较去年减少840株左右。马铃薯基本苗比去年有所减少,较设计密度正常偏低。

  3、长势整体正常

  虽然今年马铃薯播种期、出苗期延后,生育进程较去年滞后,但目前整体长势正常,与2019年水平相当。截至6月9日,西吉县马铃薯平均出苗率为97.1%,其中,山塬地出苗率为96.4%,川地为97.8%。平均株高为8.68cm,较去年同期降低4.59cm;平均分枝数为3.06个,较去年同期减少0.27个;单株平均叶片数15.32片,较去年同期减少2.59片叶,整体长势正常。

  2019-2021年马铃薯株高比较

  

  截至6月10日,原州区马铃薯平均出苗率为95.2%,其中,东部黄土丘陵区出苗率为93.2%,中部半干旱区出苗率为96.8%,北部清水河谷道区出苗率为98.2%,南部阴湿区出苗率为92.5%。马铃薯平均株高为5.6cm,较去年同期降低6cm;平均分枝数为0.7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2个;单株平均叶片数5.4片,较去年同期减少2.5片叶。

  2019-2021年马铃薯分枝数比较

  

  截至6月7日,泾源县马铃薯平均出苗率为97.5%,其中,山塬地出苗率为96.5%,川地为98.5%。平均株高为5.88cm,较去年同期降低1.22cm;平均分枝数为2.81个,较去年同期减少0.52个;单株平均叶片数13.98片,较去年同期减少2.81片叶。

  2019-2021年马铃薯单株叶片数比较

  

  截至6月15日,海原县马铃薯平均株高为5.5cm,较去年同期降低2cm;平均分枝数为0.3个,较去年同期减少0.26个;单株平均叶片数4.6片,较去年同期减少4片叶。

  二、生产特点

  一是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增强。据西吉县初步调查统计,西吉县原原种生产基地3个,生产能力6000万粒;原种繁育基地10个,生产能力1.2万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10万亩,年生产能力19万吨;种薯脱毒化达93.4%,较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原州区原原种生产基地1个,生产能力5000万粒;原种繁育基地1个,生产能力0.4万吨;一级种薯繁育基地5万亩,年生产能力12.5万吨。

  二是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加快。中南部山区各地大力推广有机肥及一次性施肥等技术,其中,泾源县结合农药化肥减量技术、有机肥替减化肥技术及一次性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推广面积1.5万亩;海原县示范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6550亩,推广马铃薯起垄、播种、施肥、覆膜一体种植技术10万亩。

  三是马铃薯覆膜覆土技术应用面积逐年增加。据西吉县农技中心调查,今年西吉县覆膜马铃薯种植面积为61.6万亩,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94.8%,较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同时,覆膜栽培间作套种面积5.1万亩,较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原州区今年覆膜马铃薯面积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25.3%,也较上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1、低温多雨天气导致马铃薯生育进程滞后。4月份,持续低温和连续降雨,马铃薯播期推迟,导致生育进程较去年滞后。

  2、大风扬沙天气影响马铃薯出苗。5月份,全区大风日数为2.9天,为2001年以来第2多年,各地极大风速为17.8~25.4米/秒;全区平均沙尘日数为2.8天,中北部大部沙尘日数为1~8天。大风扬沙损坏地膜,马铃薯出苗遭受大风扬沙影响,部分田块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

  3、部分农户种薯处理不到位。一是部分农户未能及时将带病种薯拣出,二是马铃薯药剂拌种技术尚未全部普及。

  四、下一步田间管理措施

  一是早中耕培土。中耕培土要分次在苗高5~10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深度3~4cm,以松土、灭草为主;第二次在现蕾前进行,要大量向苗根壅土,培土应既宽又厚,达到6cm以上。早中耕培土可以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同时还有利于多结薯、薯块大,并使后期薯块不外露,不出现“青头薯”。

  二是及时追肥。根据天气情况,视苗情及时追肥,用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追施,亩施用量15~20公斤,在第一次锄草结束后结合中耕培土施于根际;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等优质叶面肥,封垄前喷施。

  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控。加强马铃薯病虫害预测预报,局地近期注意防治黑痣病、黑胫病,现蕾期重点防治蚜虫和早疫病,盛花期加强晚疫病防治。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106/t20210618_2892147.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三农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时讯网 sns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