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成全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典型
时间:2021-05-31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漯河就是河南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典型,在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方面树立了样板、作出了示范。”5月29日,在漯河市召开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刘焕鑫在讲话中如此评价。
刘焕鑫说,河南既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大省。近年来,河南发展大粮仓、大厨房、大餐桌,开展“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在粮食主产区形成了一套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
此次现场会在漯河市举行也并非偶然。经过两年多来的持续探索,漯河市食品产业正在实现新的突破,产业之间链链相通、要素之间环环相扣、利益共同体相互赋能、抗风险能力全面提升,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统计显示,2020年,漯河市食品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占全省1/6、全国1/60。全市规上食品工业增加值、营收、利润、税金分别占规上工业的53%、66%、79%和81%,有效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刘焕鑫从三个方面对漯河市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给予肯定:一是破解了稳粮保供与促进乡村产业难以两全的难题。2020年,漯河粮食总产量190多万吨,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4.5∶1,超过全国2.1个点。二是破解了保护耕地与乡村产业用地难以两全的难题。漯河市耕地面积稳定在251万亩,同时建设6个产业聚集区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农业设施用地1.1万亩,实现了不与粮争地的目标。三是破解了农民种粮与农民增收难以两全的难题。粮食复种面积常年稳定在409万亩,通过组建25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年产值突破900亿元,带动农户25万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
漯河市市长刘尚进表示,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聚焦3000亿级以上的食品全产业链、5000亿级以上的绿色食品全产业生态目标,深化“三链同构”,加快建设国际食品名城,打造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链条完备、紧密衔接、纵横配套的农业全产业链,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记者仵树大通讯员王丽丽王永强)
责任编辑:席姗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1/05-31/2154539.html
最新信息
- 2021-05-31“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
- 2021-05-31我科学家破解害虫防御和解毒...
- 2021-05-31韩俊会见文莱初级资源与旅游...
- 2021-05-31农业农村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
- 2021-05-31韩俊在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
- 2021-05-31江苏省河蟹遗传材料保存与创...
- 2021-05-31南通市通州区开展铁牛卫士执...
- 2021-05-31沛县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